对理工科类的考研考生来说,数学分值很大,所以其复习是很关键的,这里聚英厦门大学考研网为收集了六种在考研数学复习中常见的误区,希望同学们认真对照并克服。
误区一:基础还不牢固就攻难题
总结历年考试经验可知,考研数学难题、偏题只占20%左右,而大部分都是基础题和中档题。但有部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因小失大,忽略基本知识点,喜欢做难题。很明显,在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做难题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稳扎稳打,根据自身的情况,打牢基础,从实际出发,透彻理解,这样遇到问题时才能迎刃而解。
误区二:忽略了最基本的知识点
或许现在就有部分同学在复习过程中,不记概念、公式和定理,做题时记不起来就翻书查阅,现在还看不出什么,长此以往,必然会对之后复习产生不良影响。我们要知道,数学逻辑性较强,概念、公式和定理之间联系紧密。所以平时复习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不要一味地靠翻教材解决问题,要试着记忆。如果因为这些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丢分,实在是不划算。
误区三:只重模仿而不注重理解
以往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复习时间紧或复习得不充分,于是就想到了投机取巧的办法。就是单纯地去模仿现有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题目稍有变化,就直接束手无策了。其实,方法和技巧有其使用的前提和适用范围,即建立在对基本知识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一味地模仿只会事倍功半,万万不可取。所以,复习时一定要脚踏实地,清楚每种方法和技巧的来龙去脉,形成自己的一套做题理论。
误区四:一味盲目追求题海战术
考研数学的复习是离不开做题的,因为通过做题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很多同学因此陷入了一个经典的误区:一味盲目追求题海战术。在复习过程中,做题可以使思路开阔,加深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但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做题,不断归纳与总结,做到灵活多变,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沉着应战,稳操胜券。
误区五:光看而不自己动手练习
与上面一个问题对等的还有一个,即光看而不自己动手练习。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在还未构建起整体的知识框架前,一带而过地复习,往往把握不到重、难点。只有勤加练习,规范答题步骤,才能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漫长的三个小时,本身就是对计算能力和做题速度的考查,而且阅卷都是按步给分,怎么在考场上分分必争,都要通过自己不断摸索。
误区六:缺乏独立复习备考能力
这里说到的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了:主动性极差。这当中还有部分同学也察觉到了自身的问题,于是去报了个辅导班,可之后就仅仅去听听课,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学习太被动,平时又不多思考,上课时好像会了,下次遇到老师讲过的题目,依旧无从下手,这样注定取得不了好成绩。我们要记住:考研是自己选择的道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主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攻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