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厦大考研网 >> 专业课备考 >> 新闻传播学院专业课备考>>桔子姐带你学厦大新传考研之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3)

桔子姐带你学厦大新传考研之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3)

来源:passxmu.com   作者:聚英厦大考研网  浏览:2095  发布时间:2017/3/18

 

  聚英携手厦大新传研究生学姐桔子姐为2018备战新传的学子们整理新传的知识点,供新传学子们学习参考。更多新传知识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校新传考研,每日为大家分享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知识点讲解。

  传播的总过程理论起源于日本,它是在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评上进行的,对于美国主流传播学,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的介绍。传播学的源流有两条,一条是以美国为主的经验学派,重视效果研究,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价值观以多元主义的社会管理价值观;另一个源流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天然地反对以实用主义为目的的美国经验学派。

  二战后,美国经验主义学派迅速进入日本学界,并且占据了主流地位,但与此同时,不少学者发现,美国传播学考察的知识狭义的传播过程,以拉斯韦尔为代表的5W模式,这种研究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在这种框架下,许多有重大意义的传播学课题,比如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等,很难得到说明。

  二战后初期,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日本比较兴盛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冬季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日高六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和传播学研究结合起来,写出了不少基于唯物史观的论著。比如日高六郎的《大众传播概论》。

  这些研究把传播看作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被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

  “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田中义久在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的图式”可以略见一斑。

桔子姐带你学厦大新传考研之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3).bmp

  这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这个模式:

  ① 他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② 作为特定传播过程的双方,属于人际传播:双方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是他们的精神交往纽带。属于大众传播:传播者是作为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

  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做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日本学者认为,现代大众传播与资本主义制度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传播媒介在从事营利活动的同时,与权力相融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大众传播新闻报道的闹剧化和娱乐内容的大量提供,客观上起着一种“麻痹精神”的作用。他们在研究大众传播的目的,在于唤起现代受众的觉醒,使其超越被动和麻木的“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力的“理性市民”。这样,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就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的框架,而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以上文章内容由桔子姐提供,聚英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整理,文章为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新传知识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名校新传考研!

  相关阅读推荐:

  桔子姐带你学厦大新传考研之传播学知识点【汇总】

聚英厦大考研网2020年真题解析班上线

联系方式

×